▲ 豆花妹領跑!港都路跑宣導術後康復,ERAS健康知識帶著跑 。(採訪撰稿/記者王威智;攝影剪輯/記者謝盛帆)
記者王威智/採訪報導
一聲鳴槍,2025港都公益路跑正式開跑!超過千人熱情參與,藝人「豆花」蔡黃汝以「手術麻醉安全衛教大使」身分現身,與活動貴賓一同領跑,用科學結合健康知識,推廣術後加速康復療程(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又稱作怡樂適療程)與精準麻醉OMT(Optimal Muscle Tension,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觀念,喚起大眾對手術麻醉風險評估與術後康復的重視。
▲▼「豆花」蔡黃汝領跑!港都路跑宣導術後康復,ERAS健康知識帶著跑。(圖/記者謝盛帆攝)
術前準備就像馬拉松備賽,豆花-蔡黃汝倡導「跑前準備」不能少!蔡黃汝分享,參與路跑前需要做足準備,調整體能,和接受手術的準備歷程如出一轍。「很多人以為手術就是把自己交給醫生就好,其實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略。當病患也參與準備,有機會幫助自己的恢復品質。」
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一年進行約268萬件手術,而高齡與多重慢性病患者皆屬於手術高風險族群。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指出紀大慢性病都可能是術後併發症的危險因子。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將手術過程比作馬拉松,倡導ERAS健康觀念,強調每個環節都需重視,並指出病患積極參與準備有機會幫助加速恢復,提升康復品質。(圖/記者謝盛帆攝)
為此,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與學會團隊大力推動怡樂適(ERAS)加速康復療程,強調「跨團隊的介入、全程參與恢復」。此一療程由外科醫師、麻醉科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個案管理師等組成團隊,多方面協助病患進行手術麻醉風險評估、營養補充、體能訓練,並在手術中採用精準麻醉OMT,監控患者麻醉情況,手術後則持續追蹤康復進度,協助患者儘早下床活動與進食。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圖/記者謝盛帆攝)
面對高風險病患,傳統麻醉方式可能難以即時掌握病患麻醉深度,精準麻醉OMT(Optimal Muscle Tension,又稱作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應運而生。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指出,精準麻醉OMT可幫助即時監測病患肌肉張力與神經反應,類似馬拉松選手利用心率錶來調控配速。他解釋道,「麻醉過程中病患肌肉張力會波動,透過精準麻醉OMT,我們能即時調整藥物劑量,穩定手術過程,並於術後協助判斷施打逆轉劑時機,有機會幫助病患較快清醒,恢復肌力。」
研究顯示,使用速效逆轉劑的病人平均大約能在三分鐘內恢復肌力,且2016 年一份新加坡麻醉科醫師問卷調查顯示,近60%的麻醉醫師不擔心速效逆轉劑會引發不良反應。郭書麟理事長也強調, 精準麻醉OMT能幫助降低逆轉不完全的相關風險,進而提升患者的手術品質。
▲▼豆花領跑!港都路跑宣導術後康復,ERAS健康知識帶著跑。(圖/記者謝盛帆攝)
此次港都公益路跑現場,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也設置「一分鐘風險檢測」,供民眾掃描QR Code快速評估自身手術麻醉風險。期盼透過健康運動與醫療教育的結合,提升全民對麻醉安全與術後康復照護重要性的認識。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指出,醫療不斷進步,但最重要的仍是「病人共同參與」。從術前營養、術中麻醉、術後復原,「如果把恢復的過程想像成一場馬拉松,與其臨場硬撐,不如完整訓練、認真準備,以助於健康衝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