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榮醫院乳房外科陳國棟醫師指出,經乳房超音波檢查男性患者左側乳頭下方有硬塊,經診斷為乳癌。(圖/員榮醫院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一名65歲男性左側乳頭流出液體,他以為是痘痘並未理會,忍了1個多月直到流出血絲才驚覺不對勁,嚇得趕緊就醫,最後確認罹患「乳管原位癌」。醫師指出,並非女性才會得到乳癌,男性要注意如果媽媽、姐妹等直系血親有乳癌家族史,自身有喝酒、過度肥胖都會增加罹癌風險。
駐診於員榮醫院的梧棲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國棟收治該名個案,他表示,患者身體肥胖,BMI值高達32.6 (正常值應小於24),無乳癌家族史。在為患者檢查時摸到患者左乳頭下方約有1公分大小的腫塊,輕壓左乳頭可見少量出血性分泌物,但沒有腋下淋巴結腫大的情況。
陳國棟說明,後續經乳房超音波檢查顯示左側乳頭下方有一個1.7公分的腫塊,切片檢查後,證實為乳管原位癌,後續以手術方式切除,癒後情況良好。
患者得知自己得到乳癌驚嚇不已,說從來不知道男性也得乳癌,想不到他是家族中第一個得到乳癌的人,陳國棟說,這例男性乳癌患者是他從醫20多年以來第二個案例。
陳國棟指出,大多數的人都以為只有女性會得乳癌,其實男女都會得到,依統計全球男女乳癌比例為1比120。也就是說,男性乳癌雖然相對罕見,但仍然可能發生,其中大多數為浸潤性乳管癌 ,而乳管原位癌在男性乳癌中又僅約百分之5,男性乳癌常見症狀為乳頭下有無痛硬塊,乳頭凹陷或出血性分泌物,乳頭周圍皮膚改變如潰瘍、橘皮樣皮膚,或伴隨同側腋下淋巴結腫大。
陳國棟表示,男性乳癌一般好發於60至70歲間,好發因子有乳癌家族史,雌激素過多,如肝硬化、肥胖、克氏症候群。另外,有睪丸疾病如隱睪症或曾接受睪丸摘除手術,濫用酒精與肥胖等也會增加男性乳癌發生率。
陳國棟分析,男性乳管原位癌5年存活率極高,約98%~100%,但如果沒有治療,約有30~50%的乳管原位癌,在 10~20年內可能進展為侵襲性乳癌,影響存活率,尤其是晚期乳癌,5年存活率降至僅20~30%。這顯示早期診斷與處置的重要性,呼籲男性如摸到乳房附近有硬塊,特別是有乳癌家族史者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