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童顏女醫愛「細緻手工」 意外翻轉兒科泌尿治療觀念

▲▼   長庚醫院          。(圖/記者邱俊吉攝)

▲丁思雅醫師發想「台北技術」, 認為「台北」入名既好記又能提高台灣知名度。(圖/丁思雅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研發「台北技術」,對於改善兒童陰莖彎曲有明顯助益,不過小兒外科主治醫師丁思雅最初提出時,卻曾遭來不少質疑,國外專家認為不開刀,只是黏貼膠布,怎可能有矯正效果,但經過她近年積極在美國、歐洲、中亞等多個學術研討會發表相關成果,才漸獲認可,也得到大師級醫師高度肯定。

丁思雅提到,此方法能奏效,推測原因是兒童尚未發育完成,即使陰莖海綿體已彎曲,不可能自然扳直,但也不一定需要做到侵入性較高的白膜切開術,結果意外證實只要透過拉提並固定等類似復健的治療,下彎的陰莖便有機會恢復正常。

對於取名「台北技術」,丁思雅則笑說,以往閱讀教科書時,發現許多專家研發出新技術後,會盡量以好記的縮寫作為命名,例如重建尿道的常見手術「TIP」,便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的縮寫,她認為簡潔、富有意涵的縮寫,能加速傳播效率,於是和數位好友腦力激盪,意外拼湊出「台北」作為手術名稱縮寫,不僅好記,還能提高台灣能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為何專攻冷門的兒科泌尿領域,丁思雅說,主因是自己喜歡細緻的手工,原本想走整形外科,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兒童外科,發現兒童手術極富挑戰性,卻因少子化不被看好;她也說,自己將整形外科的概念融入尿道下裂手術,提升手術精緻度,同時改良手術成效,沒想到不當整形外科醫師,最後仍操刀陰莖「整形」術。

對於台灣兒科在泌尿外科的發展,丁思雅則說,近年較少有重大突破,部分觀念仍有待與國際接軌,例如陰莖彎曲的治療,要明確釐清彎曲程度必須勃起,而國外常規作法是將液體灌入陰莖,以模擬勃起狀態,但國內部分醫師過去僅憑經驗拿捏,便直接為兒童進行手術,療效也恐打折扣。未來她將敦促自己不斷吸收國際新知,為台灣兒少醫療持續努力。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