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基因醫師張家銘」的查詢結果共 30 筆
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吃麵包竟然變得好累好脹?原來是麩質在搗蛋,它不是毒,但有些人真的碰不得,不適合吃麩質;若檢查不出抗體,腸鏡也沒有小腸受損的跡象,但只要吃了含麩質的食物,身體就是會不對勁,這種情況被..
2025年06月25日 07:14:00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同一顆水果,切片吃比打果汁喝更健康,孩子大腦發育不能承擔的甜蜜負擔,「吃水果≠喝果汁,這之間的差別比您想像的還大」;更可怕的是,如果這些果糖是從媽媽那裡來的(懷孕或哺乳期),一樣會..
2025年06月24日 07:16:00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水果多一點,鹽少一點,胃癌就會少一點,「而最讓我震撼的是鹽的部分」;研究指出,吃鹽最多的人,胃癌風險竟然高出97%,我們從小就習慣吃鹹,但這些習慣很可能正一點一滴傷害著我們的胃。
2025年06月19日 08:13:00許多人睡前喜歡滑手機,基因醫師張家銘分享,藍光照久了,大腦裡的快樂中心會「變冷」,「夜間燈光其實正悄悄偷走我們的好心情」,關掉藍光找回快樂。
2025年06月17日 06:49:00曬太陽除了可以補充維生素D之外,最新研究還發現能喚醒免疫系統。醫師引述研究指出,光線不只是自然現象,它像一把鑰匙,會悄悄打開身體裡某些神秘的開關,影響免疫力、修復力,甚至情緒與壽命。專家建議,早晨可以..
2025年06月10日 11:43:00綠花椰菜的抗癌精華,竟然都被當成廚餘丟掉。醫師表示,國外研究發現,綠花椰菜蘊含高濃度抗癌成分的部位,原來不是花球,而是常被削掉、扔進垃圾桶的「菜梗與葉子」,其富含被譽為「天然化療劑」的蘿蔔硫素,還可能..
2025年05月08日 13:36:00我們總以為體重上升,是因為吃太多、動太少。但過了三四十歲,越來越多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脂肪卻依然穩穩堆積。體重計上的數字像故障一樣停不下來,腰圍、血糖、膽固醇悄悄一起上升。我們開始懷..
2025年05月07日 12:24:00「喝咖啡會骨質疏鬆!」這句話流傳已久,讓不少人喝咖啡時心生不必要的罪惡感,特別是女性,總覺得這杯咖啡喝下去,骨頭裡的鈣質就跟著默默流失。手上拿著咖啡杯,更是常常被親友提醒:「少喝點咖啡,對骨頭比較好。..
2025年05月05日 12:56:00面對老化,現代人不再只在意「活多久」,而是「能不能健康地老」。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分享一項來自哈佛、追蹤超過10萬人長達30年的重磅研究,當中指出「健康老化」的關鍵,其實就藏在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食物裡,研..
2025年04月22日 15:36:00不少人在餐廳吃完飯後紛紛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這很可能是諾羅病毒在作怪。但令人奇怪的是,同桌一起吃飯,有人「拉到腿軟」,有人卻完全沒事,甚至一點不舒服都沒有。這樣的情況讓人困惑,難道病毒會挑人下手嗎?..
2025年04月10日 11:44:00許多中年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但脂肪卻依然堆積,腰圍、血糖、膽固醇也悄悄一起上升。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破解迷思,稱很多人中年發胖不是減肥不夠努力,而是慢性發炎造成脂肪細胞『內亂』了。
2025年04月07日 15:14:00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人怎麼吃都不胖,而有些人連喝水都覺得自己在長肉?這其實不只是「代謝快」或「體質問題」,腸道裡的細菌可能才是關鍵!
2025年04月02日 11:13:00基因醫師張家銘分享,「平民超級水果」木瓜是「隱藏版的超級食物」,可抗發炎、抗癌、養好菌,每天一顆木瓜,給身體最天然的保護。
2025年03月17日 06:08:00你也有「吃飽就想睡」的困擾嗎?餐後提不起勁、影響工作效率。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身體恐已開始出現胰島素阻抗的現象,即使血糖數值還在正常範圍,但胰臟已經超時加班,拚命分泌胰島素以維持血糖穩定,一旦胰臟無法..
2025年03月12日 21:29:00金曲歌手方大同病逝,享年41歲,生前曾因反覆氣胸多次住院治療。對此,醫師指出,「瘦高型體型、吸菸者、頻繁劇烈運動或胸腔壓力變化、曾經發生過氣胸」都是高危險群,尤其氣胸一旦發生,未來復發的機率高達30~..
2025年03月02日 14:23:00很多人到了40多歲會開始發現:「怎麼吃一樣的東西,卻比以前更容易胖?」、「以前喝酒沒事,現在一喝就宿醉?」、「以前熬夜還行,現在只要晚睡一天,就要好幾天才能補回來?」
2025年02月28日 09:31:00你有睡好覺嗎?很多人一直以為睡得好就是「一覺到天亮,完全沒醒來」。但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睡得死沉不見得比較好,真正的好睡眠,是「醒了還能睡回去」,這是大腦進行清洗模式的「微喚醒」,將白天工作、用腦累積..
2025年02月25日 21:52:00「腸道好,人不老」是1句家喻戶曉的廣告台詞, 因此許多民眾平時都會補充益生菌。不過,基因醫師張家銘解釋,大部分益生菌吃進去後,最多只能存活幾天到2週,接著就會被原本的腸道菌群排擠出去,所以光靠吃益生菌..
2025年02月24日 14:22:00「阿嬤以前都是這樣吃的!」,這句話道出長輩節儉的美德。不過,近日一則「發霉木瓜」的新聞在社群平台上掀起熱議,引發大家對食安問題的關注。看似傳承自長輩的生活智慧,真的那麼安全嗎?事實上,「黴菌毒素」才是..
2025年02月17日 11:50:00現代生活步調快速,「抗壓能力」似乎成了人們生存的必要條件,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近幾年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那些平常看起來最能撐、最穩的人,反而是健康拉警報的高風險群,「抗壓,沒有讓我們變強..
2025年02月14日 12: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