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運動飲料」的查詢結果共 114 筆
新冠又回來了!疾管署示警,疫情進入流行期,計畫釋出300萬劑新冠快篩試劑。近日確診人數激增,第一線診所醫師超有感,有不少網友哀號又中了,自覺症狀甚至比第一次確診時嚴重許多、更不舒服,呼籲國人別輕忽。面..
2024年06月13日 10:36:00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1位發生腎病變,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逾12%,且有超過9成的早期腎臟病患者罹病卻不曉得。中醫師提到,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合格中醫師治療下,不僅能減少腎臟衰竭風..
2024年05月23日 13:13:00享受一頓正餐或點心時,明明不覺得鹹,吃完卻感到口渴、腦袋昏沉、鞋子變緊,甚至還狂跑廁所,小心你正在不知不覺中踩了高鈉地雷。腎臟科醫師洪永祥盤點「隱藏版7大高鈉食物」,包括吐司、起司、檸檬夾心餅乾、凱薩..
2024年05月12日 20:18:00許多聽起來很健康的食物,其實暗藏不少的陷阱,尤其是以減脂、無添加物、含膳食纖維等健康意涵文字包裝的產品最為常見。若是食用方式不正確,或沒仔細看背後產品成分表,可能會讓人攝取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或添加物,造..
2024年05月09日 07:18:00疾管署今(23)日表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1萬人,疫情正式進入流行期!開業親子診所院長陳敬倫醫師在粉專《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整理「腸病毒10大QA」,提醒家長,腸病毒在剛發病時會..
2024年04月23日 15:53:00睡覺睡到一半,突然被自己腿抽筋痛醒,想必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營養師劉于慈建議,可以補充鈣、鎂,B群則可做為日常預防抽筋的保養。
2024年02月20日 17:59:00要維護牙齒健康,「傷牙早餐」最好不要選!牙醫師黃斌洋指出,一早由於人剛睡醒、唾液腺也是,在昏昏沉沉之際口水分泌也不多,因此此時攝取太酸或太甜的食物都是地雷,並點名酸性食物如柑橘類水果、咖啡(拿鐵)以及..
2024年01月22日 08:02:00近期呼吸道傳染病大爆發,耳鼻喉科診所幾乎天天人潮爆滿。正妹營養師夏子雯透露,自己也中了腺病毒,症狀有微燒和流鼻水、咳嗽、痰多到爆炸,但因腺病毒治療目前無特效藥,因此她除了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外,也透過營養..
2024年01月18日 11:52:00每當生病感冒時,「多喝水」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叮嚀,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對正在和病菌戰鬥的身體來說,確實需要水分的補給才能加快恢復速度。尤其是伴隨出汗或發燒症狀而有脫水之虞時,更是重要。但是,除了清淡無味的..
2024年01月17日 08:02:00「2023台北馬拉松」今(17)早吸引近3萬名跑者不畏低溫參賽,但上午傳出有3名跑者倒地無生命跡象、1跑者中風,所幸送醫後皆恢復心跳。兒科醫師傑登直言,一早看到很多跑完馬拉松的朋友開心發「完賽文」,事..
2023年12月17日 18:12:00根據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資料顯示,近期有鋒面通過及大陸冷氣團南下、下周又有另一波冷氣團,天氣明顯變冷。國健署提醒,若發現自己或周遭親友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
2023年12月17日 13:46:00冬季除了好發呼吸道疾病,也是腸胃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其中又以諾羅及輪狀病毒最為常見,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諾羅病毒感染,而輪狀病毒則是引起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
2023年12月11日 16:30:00一連串的假期後,腸胃科醫師的門診就會湧入不少「腹瀉」患者,不過每種腹瀉都只是純粹吃壞肚子嗎?醫師表示,其實造成拉肚子的原因有8種,包括消化器官的腫瘤,如胃癌、胰臟癌或大腸癌等,都有可能出現腹瀉或血便的..
2023年10月18日 17:47:00吃藥真的要配溫開水!藥師提醒,有些人服藥時,因為害怕苦味,或是因著方便,隨手就拿飲料搭配吃下肚,但若產生交互作用,嚴重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像是酒精飲品是絕對不可和藥物一起服用,藥師指出,如果吃的是安眠藥..
2023年10月02日 18:03:00鑒於台南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又臨近中秋連續假期,政府及專家無不呼籲加強自身防蚊措施;然而,每逢中秋節便迎來的急性腸胃炎高峰,同樣不容小覷!
2023年09月28日 20:08:00先前曾調查「臺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含糖飲料的熱量占每日總熱量比例,自6、7歲開始逐漸上升。醫師提醒,學齡兒童的每日乳製品攝取量有逐年下降趨勢,若在這段成長關鍵期養成喝含糖飲料習慣,不只容易變..
2023年08月30日 18:36:00臺灣近年受氣候變遷影響,造成高溫日數及極端溫度隨之增加,在氣溫高的情況下從事戶外活動,人體的水分流失速度也加快,如果不及時補充,可能會引起脫水或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等健康問題。
2023年08月28日 23:05:00台灣近年受氣候變遷影響,高溫儼然成為夏季常態。國健署提醒,在氣溫高的時候從事戶外活動,人體水分流失的速度也會加快,若未及時補充,可能會引起脫水或熱傷害,此時補水成了關鍵,包括適時、適度及適量喝,千萬別..
2023年08月15日 14:29:00近來連日高溫炎熱,熱傷害事件頻傳,醫師特別提醒夏天運動水分不足也容易導致中暑,曾經就有收治過一名高中生,參加馬拉松為了節省時間,全程不喝水,結果在終點前中暑昏倒,送急診量測肛溫已達41.5度,一直到住..
2023年07月15日 10:06:0037歲的李先生日前參加聚餐,之後因腹部劇痛、呼吸喘到急診,診斷急性胰臟炎,還因為急性腎衰竭住進加護病房。而胰臟炎以「膽結石」和「飲酒過量」為最主要原因,經醫師問診發現,李先生除了三餐外食,還喜歡吃油炸..
2023年07月12日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