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營養師」的查詢結果共 2771 筆
你的早餐夠營養嗎 ? 根據國健署調查,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尤其7-12歲小學生中僅有6.4%每天吃足「兩份水果」。營養師宋明樺提醒,長期水果攝取不足,恐導致營養空心,影響孩子的學習力。
2025年05月15日 11:18:00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就感到一陣頭暈、眼花?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低血壓」,但其實也可能是比較少被注意的「姿勢性高血壓」。醫師提醒,若出現姿勢性高血壓,死亡風險比沒有此現象的人高出87%。
2025年05月13日 12:24:00一聲鳴槍,2025港都公益路跑正式開跑!超過千人熱情參與,藝人「豆花妹」蔡黃汝以「手術麻醉安全衛教大使」身分現身,與活動貴賓一同領跑,用運動結合健康知識,推廣術後加速康復療程(ERAS)與精準麻醉(O..
2025年05月13日 10:16:00「櫛瓜」是近來相當流行的蔬菜,是很多減脂餐的食材之一。營養師指出,櫛瓜水分含量高,熱量低,其中的「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消化,富含的「鉀」則有助調節血壓,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維生素C與A」具有抗氧..
2025年05月12日 11:13:00肺癌已經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肺癌權威、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分享,自己治療肺癌病患最常被問的問題大多和飲食有關,甚至有人以為「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營養專家表示,生酮、低碳、斷食等方式「絕對不會餓死癌細胞..
2025年05月10日 19:10:00我們總以為體重上升,是因為吃太多、動太少。但過了三四十歲,越來越多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脂肪卻依然穩穩堆積。體重計上的數字像故障一樣停不下來,腰圍、血糖、膽固醇悄悄一起上升。我們開始懷..
2025年05月07日 12:24:00在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中,我們早已習慣「快快吃完再說」的節奏。但一項日本研究卻發現,一種你從沒想過會出現在餐桌上的工具,竟能讓你吃得慢、吃得少,甚至對健康更有益。
2025年05月07日 10:51:00麥當勞「厚鬆餅堡」回歸,鹹甜鹹甜的味道受到不少民眾喜愛,但營養師提醒,厚鬆餅堡的碳水量比滿福堡高約1.5倍,而且厚鬆餅堡的鈉含量破千毫克。她也列出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榜,熱量最高的是雞塊鬆餅大早餐,而漢..
2025年04月27日 10:45:00維生素C是人體無法自行生成的營養素,也是最廣為人知的維生素,有抗氧化、維持正常膠原蛋白合成的功能,許多現代研究也認為維他命C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
2025年04月26日 10:00:00在這個充斥著保健品與抗老秘方的時代,誰不想活得更長、更健康?不過,一項最新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大型國際研究指出:真正延年益壽的關鍵,不靠神奇療法,而是50歲前避開5個健康殺手。
2025年04月25日 15:26:00婚姻狀態會影響大腦健康嗎?根據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學院與法國蒙彼利埃大學最新合作研究,答案可能出乎意料。研究團隊追蹤了超過2.4萬名50歲以上中老年人,歷時長達18年,結果發現,不同婚姻狀態者罹患失..
2025年04月22日 13:41:00泰國潑水節猶如華人農曆春節,2025年的潑水節從4/12至4/16,吸引台灣等世界旅客前往,專家提醒要特別注意M痘、登革熱、腸胃炎3種疾病。南韓也是台灣民眾最愛旅遊國家之一,由於嗜吃生食,韓國當地民眾..
2025年04月20日 08:23:00疫情解封,全球近年掀起旅遊熱,但隨著免疫負債效應作祟,再加上人潮洶湧,各種病毒、細菌隨之炸裂,其中不少旅客喜愛的日本,更因此成為「重災區」,從年初的流感、新冠,到最近的諾羅病毒、麻疹、百日咳,而性接觸..
2025年04月20日 06:59:00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Instagram發文,介紹了根據不同血型訂製的減肥計劃。她引用美國自然療法醫師Peter J.D’Adamo的研究,指出透過調整飲食和運動,針對不同血型可以更順利地減脂。
2025年04月14日 20:57:00台灣天氣潮濕加上忽冷忽熱,不少人手腳因此出現小水泡,整個奇癢無比。營養師指出,濕疹除了跟天氣變化、生活壓力、遺傳體質有關外,飲食上也建議要避免吃會促進發炎或過敏的食物,另濕疹發作期間,要避開巧克力、燕..
2025年04月13日 15:30:00你經常指甲斷掉或者有白線嗎?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指甲狀態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例如凸起直條紋表示代謝變慢,變薄、凹陷則可能是缺鐵性貧血。她整理出5大症狀以及相應的飲食建議,也提醒大家用3C時盡量使用..
2025年04月12日 15:27:00不少人在餐廳吃完飯後紛紛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這很可能是諾羅病毒在作怪。但令人奇怪的是,同桌一起吃飯,有人「拉到腿軟」,有人卻完全沒事,甚至一點不舒服都沒有。這樣的情況讓人困惑,難道病毒會挑人下手嗎?..
2025年04月10日 11:44:00食物中毒事件時有耳聞,除了食物本身的新鮮度,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保存溫度」。營養師指出,「熱菜放涼後再冰」的迷思流傳許久,但其實食物不建議在室溫放超過2小時,尤其是高溫天氣最好不要放超過1小時,熱菜其..
2025年04月07日 15:31:00避免攝取過多的「鈉」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關鍵,但日常飲食中其實還有其他地雷!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有許多看起來沒那麼鹹的食物,卻暗藏驚人鈉含量,包括醃製食物(泡菜、醃肉、鹹蛋等);超市加工食品(罐頭、冷凍調..
2025年04月07日 09:47:00多巴胺會影響情緒,日常可透過攝取特定食物,可以促進體內多巴胺的生成,進而提升心情和幸福感。營養師吳悦慈指出,有助增加多巴胺分泌的食物包括富含「酪胺酸、Omega-3脂肪酸、益生菌、抗氧化劑、茶胺酸和鎂..
2025年04月05日 10:00:00